八種情形易導致供應商投標無效

查閱了多家集中采購機構網站公示的政府采購廢標公告,發現因供應商投標無效導致合格投標人不足三家、重新開展采購活動的項目不再少數。根據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提醒政府采購供應商注意,以下八種情形易導致其投標無效。

???保證金交納出錯?部分投標供應商在保證金交納截止前一小時或兩小時內才交納保證金,而集采機構多以供應商保證金到賬的時間判斷其是否為有效投標供應商。由于網上跨行轉賬交易存在時差,易出現保證金交納時間截止但是保證金還未到賬的現象。另外,銀行工作人員業務不熟練、賬戶輸入出錯、賬戶名稱輸入多字或少字、附言填寫不規范等“烏龍”原因,也可能導致保證金未按時到賬,最終導致供應商投標無效。

超經營范圍投標?部分投標供應商超出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規定的經營范圍參與投標,自認為條件“沾邊”就可以參與投標,比如,原本的經營范圍是辦公家電,硬要去投辦公家具的標,明知資格審查難以通過,卻心存僥幸,企圖蒙混過關。

技術參數不達標?招標文件中用“ ”標示的為實質性要求,其內容大多為關鍵的技術參數、性能等。有的供應商不滿足這些實質性要求,仍虛假應標,難免被認定為無效標。部分供應商還可能因投標文件的售后時間、供貨時間、技術培訓等未達到招標文件要求,或提供貨物的數量與招標文件不一致、樣品與投標文件不符等導致投標無效。

證明材料有出入?《政府采購法》第二十二條對依法繳納稅收、社會保障資金、供財務報告證明材料等作了明確規定,但實踐中,部分供應商仍不按投標文件要求的年限提供證明材料,或提供的證明材料存在歧義,導致評標專家在確認時引發爭議,最終判定為無效投標。此外,有的招標公告、招標文件明確要求提供相關證明原件,投標供應商卻忘記帶到開標現場,導致投標無效。

標書制作不規范?部分供應商無專業人員制作標書,便委托其他公司或打印店制作標書,難免出現招標文件明確要求蓋章的地方用復印件代替、要求簽章卻以手工簽字、要求蓋公司的公章卻以投標專用章或財務章代替、標書密封不嚴等低級錯誤,導致投標無效。

投標報價不合規?具體包括:部分投標供應商超預算報價;多家形成聯合體,其報價中總報價不超標,個別供應商報價超預算;低于市場價格報價、惡意競爭,成交后不簽訂采購合同;分項報價明細與總價不一致,造成專家無法評判;投標報價書寫不規范等,從而導致投標無效。

提供虛假證明件?部分投標供應商在投標文件中提供虛假證明材料,如,招標公告、招標文件要求為投標產品提供防雷認證、ISO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近期環保產品清單證書、授權書、銀行資信證明等材料,投標文件出具的相關材料真實性無從考證或超出了有效期;或提供的證明材料與投標產品不對應;或借用其他產品的證明材料,導致投標無效。

開標之時不到場?部分投標供應商提前預測從本公司到開標現場的時間,而未考慮路途突發情況,常遇堵車、記錯開標地點、人在開標現場標書落在公司等情況,導致投標無效。

綜上可知,筆者梳理的無效投標情形,很多都是由于投標供應商疏忽大意所致,令人惋惜,其實完全可以避免。此外,招標文件制作出現瑕疵或供應商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也是造成無效投標的主要原因。筆者呼吁供應商以嚴肅、認真、謹慎的態度對待參與投標的每一個政府采購項目,誠信投標,理性報價,嚴格遵循政府采購法律法規,并按招標公告、招標文件規定的流程參與政府采購活動,用實力證明自身。